福建省公安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规范》的通知
闽公综〔2015〕315号

各市、县(区)公安局(分局),平潭综合实验区公安局: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7〕第505号)、《福建省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办法》(省政府令〔2015〕第157号),做好我省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省厅制定了《福建省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规范》,现传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加强宣传,认真贯彻执行。

 福建省公安厅

2015819

 

 

福建省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风险

评估工作规范

 

为加强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规定,切实保卫国家、集体财产安全和公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福建省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办法》(省政府令〔2015〕第157号),特制订本规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使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指导和规范福建省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大型群众性活动主办者向公安机关申请大型活动安全许可时,应当向公安机关提交安全风险预测或评估报告。

第二条  基本概念

1.风险:是指在某一特定环境下,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某种损失发生可能性。风险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风险损失等要素组成。

2.风险控制点:是对风险实施管理的具体落脚点,包括各类风险源、风险点、薄弱环节等。

3.风险评估: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对该事件给人们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影响和损失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可能程度。

第三条  组织形式

在活动筹备期间,由主承办单位自行组织或聘请有资质专业风险评估机构,对涉及活动安全风险因素,通过分析影响危险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充分利用历史数据和现实情况,预测治安事件(灾害事故)的发生概率和灾害后果,合理量化大型活动风险,预先评估事故发生可能和严重程度,并据此采取有效措施,使事故发生可能性和危害性降到最低限度。

第四条  评估原则

(一)系统性。风险评估工作必须坚持系统性工作原则,尽可能运用系统分析方法,统筹考虑活动参与各方服务工作流程、环节以及各种类型风险。

(二)专业性。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建立健全专业化标准体系。

(三)综合性。充分考虑多方面影响和各种次生、衍生灾害等因素,充分运用综合分析手段。

(四)特殊性。紧密结合具体活动时间、空间、社会环境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开展评估工作。

 

第二章  风险等级评估

 

第五条  评估步骤

(一)评估流程

1.计划和准备

2.评估风险概率

1)识别并评估风险因素

2)识别并评估现有控制措施有效性

3)评估风险后果

3.确定风险等级

4.提出处置建议

(二)评估流程示意图

 

 

 

 

 

 


(三)评估过程中应解决的问题

明确评估对象面临的潜在风险,及可能造成风险方式;评估对象存在弱点和弱点被利用容易程度;现有控制措施及其效力;一旦风险点形成后,可能造成后果及其严重程度;应采取降低风险处置措施。

第六条  计划准备 

(一)确定组织结构和评估实施者。为保证风险评估有效实施,在开展风险评估最初,活动主办单位应建立适当组织结构,以支持整个过程推进。应该成立专门风险评估小组或聘请具有专业评估资质机构组成评估小组,小组应该包括具有安保工作经验和熟悉业务的专业成员、风险评估专家参与。

(二)确定风险评估的实施程序。主要包括风险评估工作流程、数据搜集、评估模板、表格、评估报告样式等。

(三)信息采集和积累。充分利用现有数据库,进行情况信息梳理,还要针对具体评估任务,通过多种途径去采集有针对性情况信息,包括:

    ·业务数据信息积累

    ·以往评估或分析预测结果

    ·文件审核(包括政策法规、活动等)

    ·专家经验(来自内部或外部专家、专业组织统计公布信息)

    ·公开信息源信息收集(媒体等)

    ·座谈和讨论

    ·人员访谈

    ·调研

    ·现场勘查

经以上途径采集信息,可供风险评估各个阶段活动分析使用。

第七条  风险因素

(一)识别风险因素。排查、分析所有可能风险。从不同层面、不同对象分析可能面临风险,主要可分为人的因素、场地因素、事件因素、物品因素、紧急疏散、安全防范及安全管理和事项审核七个方面(详见附件1)。识别风险因素是一个从多到少排查、筛选过程,要根据情况变化,随时对原来所确定风险因素进行必要的调整。

(二)风险因素识别和评估的依据。

1.根据数据资料积累分析。包括业务数据信息积累、以往评估或分析预测结果,文件审核(政策法规、活动实施方案、安保方案等)、专家经验(来自内部或外部专家、专业组织统计公布信息)、公开信息源信息收集(媒体等)

    2.根据基础调研获取信息情况。包括对场馆及其周边地区现场勘查,与专家及相关从业人员座谈和讨论,对知情人员访谈等。

    3.根据有针对性情报搜集工作获取最新情报信息识别威胁和评估威胁。

() 风险概率

基于对每个风险因素的分析,通过各类情况报告、专家分析和专项调研等方式,发现并列出其固有安全隐患和弱点,并通过其行为属性、物理属性和象征属性,具体分析评估对象弱点严重程度和对风险因素抵抗能力,评估出可能发生风险概率。依不同程度可分为5级,分别是很低、低、中等、高、很高。

第八条  现有控制措施有效性评估

识别现有控制措施,分析其措施效力,确定风险因素利用弱点实际可能性,包括所有为避免或减少大型活动风险发生可能性及潜在损失的措施及手段。

(一)现有控制措施种类

1威慑性措施。用于降低遭受风险主动侵害可能性,实际上是针对风险源动机,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震慑作用。如应急演练、武力巡逻等。

2.检测性措施。用于检测并及时发现攻击活动或威胁因素,以使损害程度降至最低,如人员审查和入场安检、场馆搜爆等。

3.预警性措施。用于保护活动现场及其相关重要设施,使风险难以实现,或者降低风险造成的影响,如交通疏导、派出人员在重点部位守护、门禁、监控系统等。

4.处置性措施。对已发生风险后果采取措施,对已实施控制措施进行完善,从而使造成影响或损害减到最小程度,如消防、人员疏散和急救。

(二)确定现有控制措施有效性等级。

通过相关文档复查、人员面谈、现场勘查、清单检查、建立数据库、以往安保经验总结等方式进行梳理,对照主办单位制定的现有控制措施及力度,核定措施有效性等级。依据控制措施有效性程度高低,将其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很低、低、中等、高、很高。

第九条  风险后果评估

    (一)风险后果表现形式。

根据风险后果不同表现形式,将其分为有形风险后果和无形风险后果。有形风险后果是指风险发生后直接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等。无形风险后果是指其发生严重地损害举办国家、举办城市、有关组织形象和声誉等。

    1风险后果表现形式。

针对人员可能出现的风险后果。有两种划分方式。一是按人员重要性来划分,分为针对重要人员发生风险后果和针对普通民众发生风险后果;二是按伤害方式来划分。分为对人员身体造成伤害和对人员声誉、形象、心理方面等造成的伤害。针对要人出现后果严重程度高于针对普通民众出现后果,针对人身伤害后果比形象、心理方面后果严重。

    针对物可能出现风险后果。有两种划分方式。一是按重要性来划分,可分为针对重要目标和普通目标出现的风险后果;二是按破坏方式来划分,可以分为物理性破坏和象征性破坏。针对重要目标后果较针对普通目标后果严重,物理破坏后果较象征性破坏后果严重。

    针对活动可能出现风险后果。有两种划分方式。按重要程度划分,可分为针对重大活动和一般性活动出现风险后果;按活动受影响程度来划分,可分为活动无法进行、中断或延迟、气氛受到影响。针对重大活动出现后果较针对一般性活动后果严重;活动无法进行后果最严重活动中断或延迟次之,单纯影响活动气氛后果相对最轻。

    针对影响可能出现风险后果。可分为针对国家层面影响和针对社会层面影响。针对国家层面影响严重程度高于针对社会层面影响。

    2.风险后果等级标准

目前,国际普遍使用的风险后果评估方法,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方法。根据严重程度将风险后果划分为5个等级,即灾难性、高、中、低、很低。

第十条  确定风险等级

    1.风险等级计算方法。风险等级=风险概率X后果/现有控制措施有效性。

    风险概率越大风险等级越高,风险概率越小风险等级越低,二者成正比关系;风险后果越大风险等级越高,风险后果越小风险等级越低,二者成正比关系;现有控制措施效果越小,则保护目标遭受攻击可能性就越大,现有控制措施越是有效,则保护目标遭受攻击可能性就会越小,因此,现有控制措施有效性高低和风险概率大小成反比关系。

2.风险等级分析过程。依风险大小将其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低、一般、中等、高、很高。由于风险概率计算时应考虑三个因素,因此,必须先计算出一个中间结果,再得出最终的结果。具体计算方式详见附件2

第十一条  处置建议

对风险因素源、评估对象的脆弱性、现有控制措施有效性,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分析,统筹兼顾,综合考虑,最后提出处置建议。提出处置建议目的是减低或控制风险级别,使风险达到一个可以接受水平。

    ()提出处置建议须遵循的原则

    1.可行性原则。所提处置建议应在国家政策和主承办单位资源及条件允许范围之内。

    2.有效性原则。处置建议要能有效弥补安全漏洞,改进不足,防止威胁,降低或避免不利后果,从而降低或规避风险。

    3.针对性原则。针对不同风险等级,针对不同风险源,提出相应处置建议。

    4.成本效益原则。消除所有风险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可能的。提出安全措施建议时,应该在一定资源条件下,寻求最适合措施,获取最大安保效应,将风险降到最低。

    ()风险的基本处置方式

    1.接受风险。是指由于现有风险较低,在可接受风险水平范围之内,风险管理单位维持工作措施现状,不采取进一步行动,不追加投入,或仅采取少量措施,巩固现有措施。

2.降低风险。是指针对风险,完善并加强工作措施,实施有效控制,减少威胁,减少弱点,降低可能的不利影响,把风险降低到一个可以接受级别。

3.规避风险。是指采取针对性措施,通过消除风险原因 ()后果,把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可以选择放弃某些可招致风险活动,或者将被保护对象适当与外界隔离,使其免遭来自外部威胁攻击。

4.转嫁风险。也称风险转移,即通过使用其他措施,将风险全部或部分转移到其他责任方的风险处置方式。比如购买保险等。

 

第三章  风险等级评估工作流程

 

大型活动风险评估工作流程由委托受理、文件审核与现场勘查、风险识别、评估报告撰写四个阶段组成。

第十二条  委托受理

活动主办方或承办方应在活动举办35日前完成风险评估,或向具有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风险评估资质的机构进行委托,对其活动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评估机构应在活动举办30日前完成评估工作,并提交评估报告。对于规模较大、内容复杂的活动,可适度延长评估时间,但至迟应在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时间的20日前完成。

委托单位在接到评估机构提交的评估报告后,根据报告所揭示安全风险重要程度和降低风险建议,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哪些为可承受风险、哪些为需要通过风险转移途径可降低风险、哪些为通过采取必要安全保障措施和增加资源投入可降低风险,并编制相应安全风险防范方案,确保活动安全运行。

第十三条  文件审核与现场勘查

评估机构在受理主办方或承办方委托申请时,首先进行委托单位合法身份和相关文件的初审工作,掌握必要资讯内容,制定评估工作方案和具体实施程序。

(一)主办方应提交材料:评估机构能否对大型活动安全风险进行合理有效评估,关键在于活动主办方提供材料是否完备、充分。这些材料包括:

1.委托单位及活动概况:以往举办活动经验,有无不良记录,活动时间、地点、基本内容、组织形式,相关部门审批文件,参与活动人员情况。

2.活动场所资料:活动场所建筑楼层及活动区域平面图,建筑、消防、卫生等安全审查检验文件,保障供电、通信、紧急广播、医疗救护等服务能力相关文件。

3.活动场所外部资料:室外活动期间气象预测资料,周边道路交通和交通管制示意图。

4.安全管理资料: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岗位设置及责任制文件,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及职责文件,专业安全工作人员设置和配备文件,参与安全保障人员资格及受训记录资料,应急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应急救援预案,服务保障组织基本信息与资格证明文件,相关服务协议(安保服务、临建服务、场地服务、餐饮食品服务、重要安全设备与设施保障服务等)

(二)现场勘查

评估机构全面采集上述资料信息,并与活动主承办单位主要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和访谈,开展现场踏勘,全面掌握评估资讯,准确分析和确定安全风险因素,确保评估质量。

第十四条  风险识别

评估机构根据主承办方提供材料和进行现场勘查后获取信息,对活动可能存在风险进行识别和描述,排查并确定风险控制点。主要包括:

(一)可能存在哪些风险(导致风险出现可能威胁源)

(二)引发风险的因素(可能导致不利事件发生安全防范薄弱环节)

(三)风险可能导致后果(可能造成突发事件,次生、衍生事故灾害以及不良影响等)

第十五条  评估报告的撰写

在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撰写阶段,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是对评估过程的记录、汇总和整理,是大型活动主承办方和相关活动服务单位进行安全防范组织方案制定与调整、公安机关活动行政许可与警力资源部署决策依据。因此,风险评估机构应当按照统一标准撰写,统一报告格式,提出具体风险解决对策和方案,要求结论准确、措施明确。(具体格式详见附件3

 

 

 

 

 

 

 

 

 

 

 

 

 

 

附件1

 

大型活动风险因素

 

  对于各类性质不同的大型活动而言,其风险因素是相对固定的。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一、人的因素:30

1.参加活动的群体性质、年龄比例、国籍、心理承受能力、文化程度、数量、自护能力等;

2.活动主办方、承办方、各主要服务提供商背景与举办此类大型活动经验,活动参与人员自我保护能力及情绪控制能力、与场地方关系等;

  3.是否有要人及国内外贵宾参加;

  4.活动组织人员安全管理能力、安全责任人、保安公司和保安员、安保制度和赔偿能力、安保工作经验、安保培训与演练安保人员职责与工作定位、服务范围等;

5.内部环境人群构成、人群容量、人群规模密度及外部环境流动人员密度、人流疏散或控制适应性。

二、场地因素:10

1.场地建筑、临建结构基本情况;

2.活动主要分布区域容量,场地开放程度、避难与紧急疏散能力;

3.周边道路交通情况及内部人流、车流控制与管理;

4.场地安全保障设施服务能力与运行状态(应急广播、通风、照明),包括场地消检、电检、电梯、主要服务设施情况;

5.临时应急或动力电源增容保障情况;

6.经营设施与分布情况;

7.防爆安检措施;

8.周边建筑、商业密度、加油()站、危险化学品仓库、河流等状况;

9.场地所处地理位置情况;

10.场地条件是否适合拟举办活动。

三、事件因素:20

1.举办该项活动历史上是否曾经发生过安全方面问题,有无不良安全记录;

2.活动内容与规模(社会关注度、社会影响力、知名度、热度情况),参与活动各类人群互动性、刺激性、社会敏感性;

3.活动类型与性质;

4.票务销售渠道与发行情况;

5.媒体宣传及舆论导向情况;

6.餐饮卫生管理情况;

7.活动使用音响、焰火、灯光、大屏幕及主题内容对公共环境噪声、视觉、交通等环境影响;

8.气象变化可能对活动带来影响;

9.医疗救护设置情况;

10.社会重大疫情对活动影响;

11.季节气候变化对活动影响情况。

四、物品因素:10

1.临建设施情况;

2.活动主要道具及设备设施安全保障情况;

3.食品饮料等销售品种、规格、包装、运输管理情况;

4.活动所涉及贵重物品、危险物品情况。

五、紧急疏散:10

1.疏散通道与应急出入口状况;

2.应急广播系统与通讯保障情况;

3.周边建筑环境及交通对紧急疏散影响;

4.重要环节和区域人员流量状态及控制方案;

5.活动入场及结束后人流、车流疏导方案。

六、安全防范及安全管理:10

1.防爆安检设置及人员资格;

2.禁限带物品管控措施;

3.视频监控状况;

4.一般物品寄存管理;

5.突发事件处置方案预案;

6.活动拖延、取消、提前终止应对方案;

7.要人警卫工作方案;

8.各项安全方案预案编制、演练及人员培训情况;

9.各项安全方案预案组织落实情况;

10.指挥调度及通讯保障方案。

七、事项审核:10

1.政府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批准文件;

2.主办者与承办者、活动各服务提供商签署《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协议书》;

3.保安公司资质;

4.食品、餐饮服务公司资质;

5.活动临建设施搭建公司资质;

6.活动场地布置平面图及主要尺寸;

7.活动策划方案,包括议程、活动亮点及预期效果等;

8.场地租用方应急广播、消防、照明系统保障有关文件;

9.场地租用方供暖、热、水、电、气系统运行保障有关文件;

10.场地活动区域安全防范设施、安检系统运行有关保障文件及其它方面涉及的行政许可文件;

11.主承办方安全工作责任制情况;

12.各类突发事件处置预案,主要包括:突发恐怖爆炸事件,火灾,临建倒塌,医疗救护,活动因故拖延、停办、提前举办,群体性事件,紧急疏散,抢险自救,应急处置等。

 

 

 

 

 

 

 

附件2

 

大型活动风险等级计算方式

 

依风险大小将其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低、一般、中等、高、很高。由于风险概率计算时应考虑三个因素,因此,必须先计算出一个中间结果,再得出最终结果。

 

风险等级分析过程(中间结果表)

      风险概率

风险后果

很低

中等

很高

灾难性

中等

中等

很高

中等

中等

中等

中等

很低

中等

中等

很低

很低

很低

中等

 

 

 

 

 

 

 

 

 

风险等级矩阵表(最终结果表)

现有控制措有效性

等级

中间结果等级

很高

中等

很低

很高

中等

中等

很高

一般

中等

中等

中等

一般

一般

中等

中等

一般

一般

中等

中等

很低

基本不可能

一般

一般

中等

 

 

 

 

 

 

 

 

附件3

 

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的撰写

 

  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是对评估过程的记录、汇总和整理,是大型活动主承办方和相关活动服务单位进行安全防范组织方案制定与调整、公安机关活动行政许可与警力资源部署决策依据。因此,风险评估报告要求结论准确、措施明确,同时在格式和内容上要求有统一标准。

  一、评估报告主要内容

  评估报告在内容上要求相对固定,一般应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风险管理总体概况

  评估目的与范围。介绍风险管理工作组织情况,参与单位和人员信息等。

  (二)总体结论

  评估出风险因素与现有控制措施总体情况,包括数量、可控性、控制措施和工作建议等。重点描述主要风险(极高、高风险),每类风险包括哪些主要风险控制点,并提出主要措施和建议。该部分是供活动主承办方、公安机关行政许可部门参阅的主要内容,要求重点突出,结论鲜明,语言精炼,其主要内容为风险管理结果和对策建议的简要论述。

  (三)主要风险分析与现有控制措施

  将评估出的各项风险按如下统一框架形式表述:

  1.风险名称:****风险[风险等级、可控性]

  风险描述:风险表现形式、发生原因、后果与影响(直接影响,对城市或企业形象、社会舆论等的影响)、历史情况(国内及本市历史情况等)、现有控制能力和承受能力、需特别关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重点防护点(场所、区域、人群、服务内容、活动环节等)

  2.风险现有控制措施及其有效性:消除风险的措施,提高事前控制力的措施,特殊控制措施,重点防护点(场所、区域、人群、服务内容、活动环节等)的具体防护措施,预案、演练和联动机制等应急准备措施,需要相关单位或组织协调解决的问题。

  3.风险控制点总体情况:包括风险控制点的数量、等级、性质等。详细描述主要风险控制点的具体情况,风险控制点名称、表现形式、发生原因、后果、影响范围、现有控制能力和承受能力等。

  4.风险控制点的对策建议:消除风险的措施,提高事前控制力的措施,特殊控制措施,预案、演练和联动机制等应急准备措施,需要相关单位或组织协调解决的问题。

  (四)风险控制总体工作建议

  要综合各风险因素的情况,提出可操作的整体安全对策和工作建议。

  (五)附件

  应包括相关列表和必要说明等。

  二、风险评估报告格式

  风险评估报告在格式上应统一和固定,具体要求是:

  (一)布局:

  1.封面(包括反应评估活动项目名称的安全风险评估报告、风险评估委托单位名称、评估机构名称并加盖公章、评估报告编制日期)

  2.评估工作人员;

  3.评估机构资质证书复印件;

  4.编制说明;

  5.目录;

  6.必要的术语、符号和代号说明;

  7.正文(风险评估报告主要内容)

  8.附件。

  (二)字号、字体:

  1.正文标题:

  (1)章、节标题分别采用3号黑体字;

  (2)项目标题采用4号黑体字。

  2.正文内容:

  (1)文字表述部分采用4号宋体字;

  (2)表格表述部分可选择采用5号或6号宋体字。

  (三)纸张、排版:

  1.纸张采用A4白色胶版纸(70g以上)

  2.排版左边距28mm,右边距20mm,上边距25mm,下边距20mm

  3.章、节标题居中,项目标题空两格;

  4.评估报告页眉应书写与封皮相同的评估报告名称,采用5号宋体字;

  5.评估报告页脚应在中间标明第几页/共几页;

  6.行距1.5

  (四)封页:用评价单位公章对风险评估报告进行封页。

 

 

附件下载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