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儿琳代表:
《关于加强中学校园安全及学校门口安全管理的建议》(第1378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省公安厅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副省长、公安厅厅长李建成多次深入一线调研指导、召开全省性会议专题部署,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切实将守护校园安全作为工作重点,并连续13年会同教育等部门开展“护校安园”工作,全力确保全省校园持续安全稳定。一是持续强化校园安全防范。将校园安全工作纳入公安机关“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重点,紧盯校园封闭化管理、保安配备、一键式紧急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符合标准、护学岗设置“4个100%”,联合教育部门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按照“一校一方案”抓实问题整改。去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共督促整改各类安全隐患1.2万余个,增设硬质隔离设施3083处。二是持续优化校园周边秩序。推动将学生交通安全提升行动纳入2024、2025年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是全国唯一将“提升行动”纳入省级为民办实事项目省份,提升完善4094所校园交通安全设施,该项目在省级为民办实事项目群众满意率测评中排名第一。优化交通组织,在2821所学校周边道路推行潮汐车道、临时限行管控等措施,有效缓解高峰时段交通拥挤。规范落实“护学岗”“高峰勤务”机制,日均出动警力8200余人次,有力加强校园门口及周边治安巡逻防控和交通指挥疏导。三是持续加强校园周边整治。紧盯校园周边网吧、娱乐场所、文身商户等治安复杂场所、治安乱点,会同教育、文化、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排查整治。去年以来,共整治周边治安乱点374个,进一步净化校园周边治安环境。始终保持对涉校涉生违法犯罪严打高压态势,对涉及校园周边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等案件坚持“优先受理、优先出警、优先立案、优先侦办”,去年以来全省未发生影响恶劣涉校涉生案件。四是持续提升应急反应能力。组织开展学校应急反应能力整改提升主题行动,培训校园保安教官210名,组建校园“最小应急单元”1.3万余个,指导完善各类应急处置预案并每月开展实战演练。加强校园法治安全宣传,组织制作宣传教育课件350个,选派优秀民警担任中学法治副校长,入校开展法治安全宣传教育4.3万余场次,进一步提升安全意识、防范水平和处置能力。
诚如您所言,校园安全直接关系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目前虽然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从加强内部及校园门口安全管理、完善制度与机制建设方面进一步加以提升。下一步,公安机关将针对您所提意见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提升校园安防水平。联合省委政法委、省教育厅部署开展2025年“护校安园”工作,推动完善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内部安全保卫工作责任制,督促学校严格对照相关标准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将安保工作纳入学校内部管理重要内容,完善落实值班巡逻、防范守护、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等各项安全保卫制度,切实筑牢校园内部安全防线。
二、进一步加强周边治安防范。严格按照《福建省中小学幼儿园护学岗工作规范》,进一步优化完善“护学岗”机制,落实“高峰勤务”和“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措施,强化上下学重点时段和校园周边重要路段显性用警、定点值守、区域防控。完善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定期视频巡查机制,确保护学力量高峰时段在岗在位、规范执勤。积极会同文化、市场监管等部门定期组织开展对校园周边治安复杂场所、治安乱点排查整治,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切实净化校园周边治安环境。
三、进一步优化校园交通管理。配合教育部门完善学生“到校即进校”、错峰放学等机制,持续优化中小学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完善区域警告标志、限速标志、过街设施、信号灯、禁停网状线等“五类”基础管理设施和人行道、护学通道、减速丘、隔离设施等“四类”提升设施,通过设置机非隔离、人车分隔设施以及采取交通管控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人车交织冲突风险。组织开展接送学生车辆、校车通行线路排查,加强校车、定制公交等车辆安全管理,严查车辆乱停乱放、超员、超速、斑马线不礼让等违法行为,严治货车违法载人、“黑校车”、校车不按规定线路行驶等问题。
四、进一步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积极推动出台以校园为重点的最小应急单元建设运行指导意见,持续完善学校最小应急单元建设,确保一旦遇到突发事件,第一时间有效做好先期处置。充分发挥公安民警担任学校法治副校长作用,主动对接融入“1530”安全教育模式,深入开展反欺凌、反暴力、反拐卖、防溺水、防性侵、防诈骗、防毒品和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法治安全宣传教育,切实提升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领导署名:杜清森
联 系 人:陈培雄、姚春娴
联系电话:0591-87093280、87093204
福建省公安厅
2025年4月22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