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有风险,贷款需谨慎!
2020年,贷款类诈骗呈现高发态势,不法分子通常以低息、无抵押为噱头,引诱受害人使用一些虚假的贷款类平台或者APP,很多诈骗团伙常常冒用“知名APP”诱骗老百姓。
今年1-9月,福建省内就已发生多起假冒“京东白条”“安逸花”“360借条”等“知名APP”诈骗案件,涉案金额近上千万元。
误登山寨平台
8月5日16时许,家住龙岩市新罗区的吴女士收到一条贷款短信,该短信内容为“【安逸糀】通知您的可用88000此时已审,即取即用,点https://u3.6chuang.com馇”。
“安逸糀”APP?经常网购的吴女士心想:“安逸花,这可是近期网上很火的贷款知名品牌啊!”急需用钱的她来不及多想,便按指南下载APP并填写资料,申请贷款10万元。
预付前一期的费用
贷款额度已经审批完成,满心欢喜的吴女士以为马上就可以拿到钱,不曾想系统提示要预付贷款前一期的费用30000元,并告知等放款成功后,总共就有13万到账。于是,吴女士犹豫再三后,选择了相信对方,将30000元汇到对方提供的私人账户中。
永远都会输错的银行卡号
8月6日9时,吴女士再次打开APP,满怀期待地等着贷款到账,却意外发现APP里面显示自己的账户已被冻结,页面提示银行卡号输入错误。着急的吴女士立马给客服发消息,询问原因。
热情的客服发给吴女士一个QQ号,让其通过QQ咨询。对方称,吴女士需要通过银行转账5000元的解冻费就能立马解冻账户,并称解冻后费用将同贷款额度一同退还。
不断加码的解冻费
为了能够成功贷到款,吴女士随后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转账5000元。本以为这下应该没什么问题了,没想到对方称解冻费不够,还需缴纳1.5万元,无奈,吴女士为了能拿回之前的钱,只能再次向对方转了1.5万元。
“万能”的保证金
吴女士缴纳完1.5万的解冻费的两个小时后,客服再次联系吴女士,称其绑定的银行卡已经解冻,但是因为之前的操作,被银行纳入了风控名单,因此,还需要缴纳2万的保证金,才能贷到款。
此时,吴女士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随后就近到派出所报警。
----- ??? -----
此时,你脑子是不是有一系列的问号?
安逸花不是知名大品牌吗?
为什么还会被骗呢?
因为这是一款假的APP平台!!!
很多受害者像吴女士一样,因为相信“安逸花”的品牌效应,未曾深入思考加以辨别,就直接陷入诈骗陷阱。
到此,相信大家已经清楚,诈骗分子正是利用了大众普遍存在的想当然的心理,伪造出一款与知名金融品牌名称、标识等雷同的假冒APP,诱人入局。
那么如何避免
被这些“山寨”APP所迷惑呢
1、如遇陌生APP下载邀请,可先在网页上搜索同名APP,通过浏览用户的评论,来辨别是否为正规应用;
2、如真有下载需求,可在手机里的“应用商城”进行搜索验证,勿直接点击链接进行下载。如果搜索发现并不存在此APP,那么就要提高警惕了。
3、倘若你的手机里已经有了从不明渠道下载的APP可以察“颜”观色:假APP软件图标粗糙无质感,网页内容相对简易,多以文字呈现出来。“专业”检验:通过手机里的“应用商城”,输入APP的名称,当出现如下图有“打开”或者“更新”的字眼时,即可证明这APP安全系数较高。
知名APP为什么知名?因为普遍大众认为它的安全性比较高,实用、简便,不会存在欺诈行为,犯罪分子正是利用这一点,轻易打破老百姓的防线,尤其是生活中那些急需钱用的人。
那么我们要怎么提高防范意识,防止被骗呢?
前方高能预警
1. 记住第一点,尤为重要,所有在平台上贷款还需要我们掏钱的,都是骗人的!
2.不随意点击陌生人发来的链接、不随意添加好友或群聊,不迷信所谓的“速办贷款”“无利息贷款”等说辞,警惕其背后隐藏的利益和骗局。
3.对于保证金、解冻费、工本费这样的要求转账理由要当心。
4.切勿在来路不明的APP里进行贷款和投资。
5.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身份证号码、手机号、家庭住址等敏感信息不要轻易填写在APP内。
福建警方防骗咨询热线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