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暑假
“教育机构”又忙起来了
这时候
一些“关门机构”
也有新动作
找上你说要给你“退课款”?
别信!
这是骗子的套路
近期厦门又有人被骗了
说还钱 为什么先买“优惠券”?
7月17日10时,市民小刘接到短信称“‘*伟教育’最后一批清算剩余课款,请添加*****QQ群”。
由于小刘之前确实有在该机构为孩子选购了线上培训课程,而就在半个月前,这家机构就停止了线上教学。于是他赶紧添加了短信里的QQ群。
小刘进入QQ群后发现,群内有几名同样等待返款的客户,同时还有几名工作人员,他们自称返款操作由“银监局”全程监管,小刘按照群管理员发送的信息通过扫描二维码联系上了“回款专员”,“专员”称现在公司与某平台有收购合作,消费者只需通过“领取优惠券”的方式就可以获得返利。
由于小刘在该机构的欠款还有6000余元,所以他就选择了“专员”发来的方案——预存16380元,可兑付24380元。
随后,小刘点击了“专员”发来的平台链接,注册登记了个人信息后,便向“专员”提供的个人银行账户转账16380元并根据“专员”的要求选择了指定的商品优惠券。
不一会,小刘看到平台显示 “成功提现”了8000元的“返利”,可当小刘想把剩余的本金16380元取出的时候,平台却提示“操作异常”。小刘联系了“专员”,“专员”称因为提现需要领取优惠券,但优惠券名额有限,目前只剩一些大额的优惠券了,需要小刘再预存49140元的资金才能进行“提现”。
这时,小刘瞬间清醒,这样循环下去,这个“预存返利抵学费”的坑只会越挖越深,自己的损失只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于是小刘选择了报警。
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那么
小刘经历的到底是什么诈骗套路?
我们听听民警怎么说
冒充客服诈骗再升级!
据民警分析此类骗局实际上是冒充客服类的升级版。不法分子冒充“培训机构”客服,打着落实“国家政策”的旗号,以“机构返费”“迟来的交代”为由通过电话或者短信的方式联系在该机构有消费记录的市民群众,称可以帮他们退款,随后让受害者加入QQ群中进行诈骗。
诈骗套路一般分为两种:
1、骗子引导受害者下载虚假投资平台,在平台内“购买证券”“充值”获利返还学费的方式,引导受害人进行转账;
2、骗子谎称与购物平台合作,以“返券”形式退还学费,向受害人发送虚假平台链接,引导受害人到平台内购买商品返还购物券;
此类骗局正是利用了消费者急于返款、回款的心理,甚至抓住了部分消费者维权无门的情况,向有培训机构消费经历的市民群众实施有针对性的诈骗。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针对此类培训机构“返款”的信息,消费者需要谨慎对待,任何以所谓“预存金额获返利”“认购证券抵学费”的“返款方案”都是诈骗!
遇到关于校外培训机构的问题,可以与相关部门进行联系。学科类培训机构,由教育局主管;文化体育类培训机构,由文旅局主管;职业技能类培训机构,由人社局主管;科技类培训机构,由科信局、工信局主管;其他类型及托管机构,由街道主管。
另外,市民群众一旦遭遇诈骗,请第一时间拨打110进行报警。
福建警方防骗咨询热线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