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岁末年初,冒充领导诈骗财务人员案件呈高发态势,特别是最近一个月来,全省共发该类诈骗案件8起,其中损失金额超百万元的2起,同比上升100%,给企业带来了巨大损失!今天,“熊猫反诈”以发生在成都、乐山的两起案件为例,深度还原骗子诈骗伎俩。希望各单位、企业出纳人员务必引以为戒,提高警惕,严格财务管理,严格审签程序,避免给单位给企业也给自己造成难以挽回的重大损失和影响!
“老总”查账 大意出纳被骗127万
12月19日,成都市某公司前台员工小金(化名)在值班时,通过公司座机接到公司“王总”(化名)的电话。电话中,“王总”称有一笔35万元的预付款将打入公司账户,要求小金添加其QQ号以便发送转账记录进行核实。
挂掉电话的小金有些疑惑,因为“王总”的声音和平时有些不太一样,但犹豫一下后,小金还是添加了“王总”的QQ。随即,小金又接到了一个“贸易公司李总”的电话,对方称已经和“王总”沟通,等会就要打一笔预付款到公司。
“王总”在QQ上要求小金查收“预付款”
接到“贸易公司李总”电话后的小金,见两位“老总”说的“预付款”金额一致,便没有再多想,随后便按照“王总”在QQ上的指示进入到一个QQ群聊中。在群里,“王总”发来了“贸易公司李总”的转账记录截图,同时要求小金将出纳拉进群内,以做下一步安排。
“王总”发送“预付款转账单”要求小金拉出纳进群
小金见“有图有真相”便立即将出纳小娟(化名)拉近群内。而小娟见是同事小金拉她进群,便对“王总”的身份没有怀疑,立即按照“王总”要求查询预付款是否到位。
小娟查账后如实向“王总”汇报结果
小娟经过查询,35万元预付款并没有到公司账户上。“王总”也没有在意,而是突然要求她核查公司现在账户上还有多少钱,并要求小娟立即支出98.6万元到他指定的一个账户中。
“王总”要求小娟查账和支出费用
收到“王总”转账指示后,出纳小娟并没有打电话核实,而是按“王总”要求将98.6万元打了过去。随后,“王总”要求再转账28.4万元到该账户,小娟照做后,“王总”要求再转20万时,小娟发现公司账户上已经没钱,转不出去了。
骗子解散群聊
最终,小娟转账到“王总”指定账户共计127万余元,当她感觉不对劲的时候,该群也被骗子解散,此时她才发现自己被骗。
先上车后补票?出纳2小时被骗148万
12 月 21 日,乐山市某公司会计小刘(化名)突然收到该公司“李总”(化名)添加QQ好友的申请。以为“李总”有工作安排的小刘没有多想,便立即通过了申请。
“李总”添加财务小刘为好友
随后,“李总”在QQ上告诉小刘,最近与另一家公司正在开展合作,他等会建立一个群聊安排合作事宜,让小刘将公司出纳也拉进群,以便后续工作安排。
“李总”要求将出纳拉入群内
此时的小刘,根本没有对“李总”的身份产生怀疑,于是立即将公司出纳曾姐(化名)也拉入群中。
“李总”要求核对即将打入的款项
出纳曾姐进群后,“李总”告知曾姐,即将有一笔款项要打入公司,并要求她对账目进行核对。这一步,和前面的案例如出一辙,一切都是骗子利用伪造的转账记录骗取财务信任以及掌握公司账户可用资金信息,以便进行下一步诈骗的手段。
面对“李总”的工作安排,曾姐没有怠慢,查账后便将公司账户上的可用资金余额发送给了“李总”。随后,“李总”告知曾姐,现在公司有笔款项需要支付,并发来了对方的账户信息,要求立即办理。
“李总”要求转账
曾姐告知“李总”,按照公司财务制度,转出资金需要分管财务的副总签字才能转出,并且网银现在在另一位财务小美(化名)手上,小美没有得到副总的签字也不会对外支付。
“李总”要求先转账后补手续
随后,“李总”要求曾姐将小美拉进群聊。同时,“李总”将公司分管财务“副总”也拉进了群聊。“副总”告知小美,一切按照“李总”要求进行办理,先将钱支付过去,之后再补签字手续。
出纳上当,准备转账
小美进群后,见公司两位“老总”都发话了,便向对方发来的账户转款148万,随后,“李总“又让再打35万给另外一个账户,小美见是私人账户,心生怀疑,打电话询问公司李总,发现被骗。
诈骗手法分析
以上两起电信网络诈骗案,均是典型的冒充领导诈骗财务人员。虽然其初始阶段切入点不同,但话术、手段不离其宗,其基本手法和套路为:
NO.1
骗子潜入公司工作群,获取公司人员组织架构和业务工作流程。随后冒充“老总”添加员工、会计QQ,再通过员工或会计将出纳拉入诈骗群,以此松懈出纳人员的警惕性。
NO.2
骗子谎称有款项即将打入公司,通过虚假转账记录,迷惑财务人员,借此得到公司可用资金信息。
NO.3
骗子以公司有其他业务为由,要求出纳向指定账户转款。期间,骗子利用员工对“老总”的天然敬畏心理,不停催促出纳进行转账,而出纳在“老总”的不断催促下失去正确判断,导致被骗。
转账务必多核实,以免事后空悲切
冒充“老板”诈骗为何能屡屡得手?复盘被骗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此类骗局中,骗子将公司员工、会计人员作为下属的心理弱点精准拿捏,骗取信任后,再让其将出纳人员拉进群聊,混淆受害人视听,使其难以辨别真伪,从而上当受骗。因此,各单位、公司出纳人员面对突如其来的转账要求,务必要时刻保持警惕之心,绝不轻易转款。一旦被骗,损失的不只是单位、公司的财产,自己也有可能因构成玩忽职守罪而受到刑事追究,葬送前程。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熊猫反诈”温馨提醒
当前,针对财务人员的骗术在不断升级,各企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应严格遵守单位财务制度,转账汇款前严格落实向相关负责人员电话汇报、当面汇报,在未得到核实确认的情况下绝不转账。绝不加入未经电话、视频核验的以工作名义为由的QQ、微信等虚拟社交群。
遇“领导”突然添加你好友,务必要通过其他渠道进行核实。同时,财务人员一定要坚持公司财务制度,坚守原则,没有面对面签字确认的款项,一定不要轻易转出,以免上当受骗。
收到陌生邮件附带有链接的,千万不要轻易点开,避免电脑被植入木马病毒,从而造成各类账户信息被盗。使用对公账户转账时严格遵守双人双密钥制度,绝不能一人完成转账汇款。
来源:熊猫反诈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