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变好了,“买买买”更加便捷,也让许多冲动消费后的闲置物品多了起来。二手交易网站成了当下年轻人将闲置物品变现、低价淘金的首选。不过,日渐增加的交易量也吸引了骗子的注意,挖好陷阱等待“有缘人”。
经典案例
家住漳州的小李是一名宝妈,也是实体童装店主。3月底,身边的朋友告诉她,可以到二手交易网站上将衣服挂出售卖扩展客源,既能收回一部分钱款,也能帮库存“瘦瘦身”。听到朋友的建议,小李马上在“闲鱼”上注册了账户,并将衣服挂到网站上等待买家。
小李的“运气”很好,衣服刚挂上的第二天,就有买家联系她要拍下衣服。小李耐心的回答了对方的问题,不料过了一会儿,对方却发来了一个截图,称已付钱但交易受阻,让小李扫描截图中的二维码完善信息。小李没想到第一单生意就遇到了麻烦,想有个好的开始,便扫描截图中的二维码。扫码后,小李的手机弹出了一个“闲鱼客服服务中心”的客服界面,客服告诉她,需要提交5000元押金开通保障协议,稍后会退回。这时,买家告诉小李,这些要求他当卖家时也遇到过,并表示稍后钱会退还。小李半信半疑间向客服指定账户转了5000元。但随后,客服又告诉小李,还需要验证担保返还能力,让小李再转15000元激活。在买家和客服的不断催促下,小李最终又向对方转了15000元。
转账2万元后的小李越想越不对劲,便在网上搜索她的经历,却发现不少人揭露这是诈骗。她将这一结果告诉了买家,得到的只有敷衍,但她依然没有怀疑买家。直到小李向警方报案,接警员听完描述后向她耐心讲解这类案件的套路,小李这才明白她落入的是买家与客服联手制作的陷阱。
套路分析
骗子冒充买家谎称交易出错,并发送伪造的系统截图,让受害人联系图上的“客服”或是冒充客服以办理“激活”类业务,向受害人发送含网页链接的二维码,通过平台外交易的方式骗走受害人钱财。
警方提醒
1、网络二手平台交易存在风险,在购买物品或者转卖闲置物品时一定要当心。
2、切勿点击陌生人发送的二维码,不脱离平台交易。
3、闲鱼是个人对个人,不需要缴纳保证金。请勿轻信“保证金”“认证费”“买家保障”等诈骗话术。
4、闲鱼网站内的主要维权途径有:闲鱼小法庭、闲鱼安全中心、官方客服信息披露等。切勿点击陌生人发送的客服链接或弹窗。
福建警方防骗咨询热线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