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发生近20起这种案件,是在排队给骗子送钱吗?
来源:福建警方防骗咨询热线微信公众号 时间:2020-05-25 10:40

十一月份以来,泉州每天发生近20起网贷被骗案件,平均每起被骗走近20000元。

是什么牵住你受骗的神经?

很多人纳闷,一般人都是缺钱了才上网贷款,为何还有钱被骗走呢?
我们回访多名受害人发现,这些受害人因为征信、信用卡拖欠等问题,已经很难在银行和其他关联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正规机构借到钱了。所以抱着这种能借到一笔是一笔,甚至很多人还有借到就不还的心态在网上寻找。盲目自信不会受骗,受骗的往往就是他们。

事实上他们早就是骗子要寻找的对象,多个省市公安机关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贷款诈骗已牢牢占据所有诈骗类型的首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从事贷款诈骗也是骗子最热衷的手段,主要的原因还有诈骗对象的信息易于获取,这些受害人往往已经在很多平台上借过钱了,而这些借款记录,骗子通过各种手段很容易获取到,所以信息的准确性,使得诈骗的成功率大大增加。

本月数百案例中的一个

昨天,晋江的徐先生,就遭遇这样的诈骗。

本身已经透支多张信用卡,征信不良的徐先生想从正规途径贷款都是天方夜谭。但是又急需用钱,怎么办?在网上贷款。

在尝试在多个平台上借款无果后,徐先生收到一条骗子发来的短信。在所有人都不贷钱给徐先生的情况下,有人主动提出要贷款给他,这种巨大的诱惑实在难以抗拒。

于是徐先生就按照骗子的要求,提交了资料,签了“网络合同”,骗子说“要验证还款能力”,于是转了多笔保证金,账户解冻费,又在骗子“已经签合同,不交钱会被起诉”的恐吓下继续刷流水,最后没贷到钱,反而被骗走了17万。而这17万,又是徐先生在线下费尽口舌找多个朋友借来的。

已经是非常缺钱了,才想着去借网贷,没想到又遇到诈骗。太可怜了,但是又太了,在转账第二笔3万元解冻费的时候,徐先生心里其实已经生疑了,但是前面已经转了15000元了,如果不继续转,前面的钱可能也要不回了,于是抱着这种侥幸的心理,他没有及时止损,而是继续转账,并且越转越多.....

难以分辨不如不贷

网络上真假平台混杂,极难分辨,主要是以下2种:

01 以假乱真式

泉州反诈公众号上就曾有市民举报“蚂蚁金呗”、“京东理财”等靠名字骗取信任的平台,让受害人以为这些是大互联网企业的正规平台。

02 挂羊头卖狗肉式

许多骗子会利用正规平台包装,假装自己是正规平台客服,却引导受害人使用其他虚假APP贷款。

许多人自认能慧眼识珠,但真的能做到的有几个?难以分辨真假,不如不去贷款,捂紧钱袋子才不会承担资金被骗的剧痛!

网贷

诈骗

正规的贷款平台都不会在放款前收取任何费用。微信、QQ上跟你聊天说能放贷的,都是诈骗!贷款先交钱就是诈骗!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