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老师”让交钱,交不交?
2023/09/26 09:44
来源:福建警方防骗咨询热线微信公众号
眼下正值开学季,学校、家长都忙于筹备开学时,诈骗分子亦抓住机会蠢蠢欲动。为了提高广大师生、家长的反诈意识和能力,宁德市反诈中心总结了以下几种在开学季中针对学生、家长群体常见的诈骗类型。
特此预警!
开学高发诈骗类型
缴费 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盗取老师的社交账号、利诱涉世未深的学生拉其入群等方式混进家长群。随后利用家长对老师的信任,假借“老师”的名义,以需缴纳服装、教材、资料等费用为由实施诈骗。
谎称孩子出事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冒充学校领导、班主任等身份打电话给学生家长,以“孩子刚到学校出事了,如生病、晕倒等,需要住院,急需家长转账汇款支付医药费用等”为理由,在家长未经核实且情绪慌乱的情况下,引导家长转账到指定的银行账号,进而实施诈骗。
点击链接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老师给家长发送带有链接的短信,谎称点击链接就可以查看孩子的相关信息。点击链接后,伪装在其中的木马病毒就会生效,进而盗取个人信息、骗取账户验证码,最终窃取银行卡账户资金。
诈骗手法分析
广撒网进入班级群:
(1)骗子首先会通过搜索班级群聊名称关键词,一些并未设置入群验证的群聊可以直接加入。尤其是新生班级群,家长与老师还不熟悉,骗子更容易趁虚而入,实施诈骗。
套近乎获取二维码:
(2)有的骗子会与家长套近乎或者用游戏皮肤等诱惑学生,骗取入群二维码。
更换头像实施诈骗 :
(3)进入班级群后,骗子就会更换头像和昵称,伪装成“老师”在群内发布相关信息,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
1、家长们一定要提高反诈意识,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网址,警惕各种群内发布的缴费消息,尤其是对方要求转账时,一定要核实对方身份,可通过电话、见面等方式确认无误再进行转账。
2、老师要加强联络群管理。家长群应开启入群验证功能,并实行实名制,对每一位入群的成员身份进行审核,避免陌生人随意加入。
3、学校、家长都应提醒学生,加强学校、家庭、个人相关隐私信息的保护,不要轻易对外泄露相关信息。目前多起案发都是学生沉迷网络,被骗子以各种理由骗取班级群二维码。
福建警方防骗咨询热线微信公众号
(转自 福建警方防骗咨询热线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