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家住漳州的小曾(化名)突然被手机铃声惊醒。只见屏幕上,视频通话软件FaceTime闪烁着陌生来电。好奇心驱使下,小曾按下了接听键。
“您好,这里是中国人保客服,请问是曾女士吗?”一个自称“中国人保客服”的声音传来。不等小曾多想,电话那头的“客服”已开始核对她的身份信息。
“曾女士,您参保的微信支付‘百万保障’保险已逾期。从明日起,公司将每月收取您400元的违约金!”小曾心跳猛地加速,连声否认自己投保过任何“百万保障”保险。
“我们的记录显示您是去年2月15日签的合同。根据条款,如果您不按时支付,公司法务部将采取措施,这将影响您的征信!”对方随即搬出证据,语气中威胁的意味不言而喻。
“逾期”“法务部”“征信”像一块接一块的巨石猝然压在小曾的胸口,放大了她心中的不安,理智被紧张情绪所裹挟,甚至忘却了本该向微信官方客服核实。
“我该怎么办,这个保险可以取消吗?”小曾在压力下开始变得焦虑,只想着快点解决这个麻烦。
客服似乎早料到小曾会有什么反应,马上给出了答复。“可以的,但鉴于您的保单已经逾期,您需要到总公司柜台操作,考虑到您的路途遥远,我们可以提供远程在线解约服务。”
总公司柜台解约有诸多不便,客服的答复似乎只留给小曾“线上解约”这一条路。
在客服的催促下,小曾按照对方要求下载了一款名为Zoom的屏幕共享软件,还登录许多“官网”验证个人信息。那些以假乱真的界面,竟让小曾顺从地在电子表格中填入自己的银行卡账号和个人信息。殊不知,一旦开启了屏幕共享功能,她手机上所输入的信息都将被对方一览无余。
终于,在填写完最后一份电子表格后,客服告诉小曾,她的保险解约手续已办结,将不再收取任何费用。小曾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她感到一阵轻松,庆幸着麻烦解决了。
然而半天后,当小曾查看银行账户时,竟发现存款不翼而飞!她颤抖着双手,一遍又一遍地刷新着银行账户界面,但那空空如也的余额始终没有变化。她感到心像是被掏空了一样,空荡荡的,“百万”保障竟成“百万”骗局!
如何识破facetime骗局
1、诈骗分子通常会进行电话轰炸,不停的拨打电话,让人产生事情非常紧急情绪,再利用这种紧张情绪进行话术轰炸;
2、诈骗分子拨打facetime视频电话使用的账号抖是邮箱号,而且接通后不会露脸;
3、诈骗分子在诈骗过程中,会要求受害人打开facetime电话的屏幕共享功能,以此来获取银行卡信息、验证码或其他信息。
警方提醒:
1.FaceTime这类视频通话软件,通常不会被正规公司用于官方的客户服务沟通!
2.微信、支付宝“百万保障”,均为自动开启的安全设置,完全免费且不会影响个人征信!
3.要慎用屏幕共享功能,凡是以远程办理相关业务为名,要求下载屏幕共享软件并需开启屏幕共享功能的,都是诈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