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笔“劳动补贴”不能领!
来源:福建警方防骗咨询热线微信公众号 时间:2024-06-06 14:17

公司喊你领“第一季度劳动补贴”了?


在你辛辛苦苦搬砖的时候


突然收到一封邮件,称扫码可领取“劳动补贴”


你会不会满心欢喜赶紧领取?

千万别掉以轻心


突然天降“补贴”,不是“馅饼”,是“陷阱”!


本文带大家了解“补贴”类诈骗



真实案例

 

2024年4月2日,刘先生在手机电子邮件APP上收到其公司“财务部”发来的邮件通知,内有一个名称为“薪资调整加密”的附件,打开是一份“2024年第一季度个人劳动补贴申领通知”,且文件内容有关于补贴的具体“声明”,称只要按照提示扫描二维码即可进行领取。


    

 

由于是公司“财务部”发来的邮件,刘先生放松了警惕,扫描二维码后,手机跳转到一个网页,提示在网页上输入个人信息、银行卡号后,补助将会通过银行卡账号发到本人账上。

 

 

当刘先生输完这些信息后,手机收到了来自银行的短信验证码,他没有多想就把验证码填进网页。不到一分钟,手机收到了多条银行转账信息,看到银行卡账户上的7000多元不翼而飞,刘先生意识到不对劲,向公司核实后,才确认自己被骗,遂报警。不但没能领到“补贴”,银行卡里的钱还被盗刷了。



△刘先生部分转账截图


套路解析


 

此类诈骗的核心,就是伪造官方信息,令人信以为真地进入到骗子精心制造的“网站”。由于此类“网站”的操作界面无论是标识排版还是内容都与官方网站几乎一样,很难识别,所以骗子的成功率较高。

 

步骤一:伪造公司邮件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手段盗取企业邮箱或利用相似的伪装邮箱,伪造公司人力资源部门或财务部门的邮件获得受害者信任,向受害者发送虚假补贴通知,邮件中通常会提供详细的补贴依据、补贴金额和领取步骤。

 

步骤二:诱导受害者扫码或点击链接

 

诈骗分子在邮件中通常会附上二维码或要求受害者点击链接,受害者进入诈骗网页后,可能会被诱导输入个人信息、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或者被安装恶意软件,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步骤三:“领取补贴”

 

在进行上述操作后,受害人会收到一条短信验证码,这条短信根本不是领取“补贴金”的验证短信,而是骗子在后台准备盗刷受害者卡内资金的验证短信。个别涉世未深的员工毫不怀疑,欣喜地按照指引进行申领操作,进而入套被骗。


如何防范


 

(一)一般涉及补贴领取类事项,都需要通过官方政务网站申请提交,并经过资格审查等一系列流程,“扫描二维码”为典型的诈骗特征,收到含“劳动补贴”字眼的邮件要多留心眼,对于此类通知,需要通过官方渠道核实情况,不要轻易相信从天而降的“馅饼”。

 

(二)广大企业员工对公司邮件要仔细甄别,特别是涉及填写个人身份信息的邮件,应及时向公司相关部门核实,切莫看到“补贴、福利、年终奖”等字眼后急于操作,更不能随意透露和填写个人信息,避免造成财产损失。

 

(三)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扫描不明二维码,不要在陌生网站输入银行卡号等信息,尤其是手机验证码,这是资金支付的一道重要防线。如不慎被骗,请保存好聊天、交易相关凭证,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