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警务动态 > 地方警讯 > 厦门

厦门市禁毒委员会与厦门大学战略合作成果发布会暨中国式现代化与禁毒研究学术报告会召开

来源: 厦门市公安局  发布时间: 2024-06-27 11:34  点击数: {{ pvCount }}

  

 

  

 

  

 

  “6·26”国际禁毒日临近,作为全市禁毒日主题主要活动——6月22日,厦门市禁毒委员会与厦门大学战略合作成果发布会暨中国式现代化与禁毒研究学术报告会(以下简称“报告会”)在厦门大学科学艺术中心举行。与会专家学者从多学科角度研究毒品治理问题。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各地警院教师,全国禁毒政策研究中心人员、各市戒毒中心社会工作者等与会人员,从哲学、人类学、法学、传播学、化学、禁毒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视角进行报告,有效促进了禁毒学术研究领域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研究成果共享,形成更为紧密的多学科合作关系,提升毒品问题治理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拓展水平,为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毒品治理方面,厦门禁毒工作成绩显著,“校地合作”也取得可喜成效。报告会特邀嘉宾、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认为,厦门在禁毒工作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得益于禁毒战线工作者们的努力,也离不开“校地合作”的支持。同时也希望厦门再接再厉争创全国禁毒示范城市,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重视科技赋能、用好人文基础,持续打造出可借鉴可复制的禁毒工作厦门样板。

  声音

  加强国际合作 应对毒品犯罪新挑战

  陆林(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目前,我国毒品管制面临的主要挑战有新型毒品层出不穷,毒品犯罪网络化明显,毒品犯罪呈年轻化趋势,麻醉药品、精神类药品涉毒犯罪增加等。应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堵源截流全链条打击毒品犯罪,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警示、全覆盖毒品预防教育,以及提升物流寄递业人员识毒能力等手段,来应对毒品犯罪带来的新形势、新挑战。

  注意明辨是非 正确认识“聪明药”

  时杰(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过去十年,毒品市场越来越复杂,可供使用的物质呈现多样化,除传统毒品外,合成毒品和处方药的非医疗用途市场也在扩大。比如,为了让孩子提升成绩,一些家长会给他们吃所谓的“聪明药”。常说的“聪明药”成分,实为国家管控的精神药品,不仅不能使人聪明,其成瘾性还不可小觑。应警惕不法分子换了药品外衣,非法买卖。

  为青少年戒毒 提供有力社会支持

  黄进(江苏警官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公安部部级津贴专家):在青少年吸毒问题日趋严重的社会背景下,合理引导青少年彻底戒掉毒品成为社会禁毒工作的重点之一。青少年吸毒问题受个人特质、社会环境、家庭等多重因素影响。可采取包括职业培训、社会支持、心理干预在内的多元化策略,增强青少年抗逆力;同时通过同龄人辅导、个性化的身心康复计划等帮助青少年克服困难、塑造积极人生观。

  将禁毒教育 融入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徐进功(厦门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将禁毒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对于推进毒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以一体化思维积极探索禁毒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的实践路径,可以从明确适龄化教学目标,完善禁毒教育课程体系,统筹大、中、小学专业化师资建设,优化禁毒教育评价标准,搭建多元化现场教学空间,营造家庭、学校、社会协同禁毒环境等方面入手,促进禁毒教育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共融互通。

  进一步破解 毒品治理制度性障碍

  吴涛(厦门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今年起施行的《厦门经济特区禁毒若干规定》有三个特点:坚持科学理念,完善治理体系;坚持问题导向,提高治理能力;破解突出难题,提升治理效能。要及时总结和提炼新的经验,发挥经济特区立法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符合禁毒工作实际需要的立法决策,进一步破解毒品治理中的制度性障碍,为填补国家禁毒立法史空白做出相应的建议。

  成效

  “校地合作”一周年 毒品治理结硕果

  击鼓催征稳驭舟,奋楫扬帆启新程。2021年6月,厦门吹响争创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号角,探索提高毒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之路。

  2023年6月,市禁毒委与厦门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毒品治理现代化”,全方位、高层次、多维度、项目化推进禁毒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力争打造“校地合作”禁毒工作厦门样板。一年来,“校地合作”硕果累累,在禁毒立法、测毒技术研发、毒品监测、预警提醒等方面均成效显著。

  实施《厦门经济特区禁毒若干规定》 开启特区禁毒立法新篇章

  今年1月1日起,《厦门经济特区禁毒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实施。这是厦门市禁毒办会同厦门大学立法研究中心通过特区立法的方式,结合厦门禁毒工作实际,从“小切口”入手、聚焦厦门优化禁毒工作的成果,为探索禁毒工作新举措、新办法、新思路,为毒品治理现代化提供可靠法治保障。

  共建社会学实践研究基地 制定禁毒社会工作地方新标准

  厦门市地方标准《禁毒社会工作服务通用要求》日前出台,由厦门市禁毒办联合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等单位共同起草,是我省第一部禁毒社会工作地方标准,也是厦门特色禁毒社会化工作建设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此外,双方还共建“社会学实践研究基地”,启动《厦门禁毒工作社会化的创新实践研究》项目,形成合作成果《厦门禁毒工作社会化探索研究》一书,全面展现厦门禁毒社会化工作理论赋能实践的创新探索。

  推动八种技术实践应用 构建毒情监测预警新体系

  目前,我市全市污水毒情监测精度已提升至国家级实验室水平,这同样得益于“校地合作”。厦门市禁毒办统筹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科研力量,联合技术领军企业,建设“智慧禁毒”平台,大力推进污水测毒、毛发检测、尿血液生物检测、虹膜测毒、拉曼光谱、固相萃取、离子探针、质谱测板等8种技术实践应用,打造多维感知、科技赋能、精准溯源的毒情监测预警体系,实现涉毒违法犯罪活动“来”能触网、“动”知轨迹、“走”明去向,稳步提升我市毒品问题发现和感知能力。

  签订《厦门禁毒志研究》合作项目 拓宽禁毒文化研究新视野

  厦门市禁毒办与厦门大学哲学系签订《厦门禁毒志研究》合作项目,立足文化哲学视角,全面梳理多学科、多领域禁毒工作。合作项目成果《厦门禁毒志》将准确、客观地呈现厦门禁毒工作的历史脉络与发展进程,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具有厦门地域特色的禁毒文化路径。

  搭建禁毒教育立体网络 创建“无毒示范校园”新典范

  漫步曾厝垵“禁毒文创一条街”,厦门大学学生创作的手绘作品,不仅吸引市民游客打卡,还潜移默化地传递着禁毒知识。这是厦门市禁毒办与厦门大学携手搭建禁毒教育立体网络、创建“无毒示范校园”新典范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布设全覆盖宣传点位,组建学生禁毒志愿者专门队伍、组织开展禁毒知识竞赛等渠道,校地共同讲好禁毒故事,传播禁毒声音。



附件:

相关文章